無滲漏廂式壓濾機的 “滲透” 是偏離設計初衷的異常泄漏現象,核心危害是污染環境、降低固液分離效率、浪費物料,其本質是密封系統或過濾介質的失效,需通過合理選型、規范操作和定期維護來避免。
一、“滲透” 的核心定義:異常泄漏的兩種主要形式
無滲漏廂式壓濾機的 “滲透” 本質是密封失效或過濾介質破損導致的非正常物料泄漏,具體可分為兩類:
1. 濾板間隙的 “密封滲透”(較常見)
這是無滲漏壓濾機較需避免的滲透形式,指懸浮液或未完全過濾的濃稠物料,從相鄰兩塊濾板的貼合面(密封面)滲出。
正常狀態:液壓壓緊系統會將濾板緊密壓合,濾板邊緣的密封膠條填充間隙,形成密閉的 “濾室”,物料僅能在濾室內通過濾布過濾,濾液從指定出液口排出。
滲透狀態:若密封膠條老化、變形、脫落,或濾板表面有劃痕、凹陷,又或液壓壓緊力不足,濾板間隙無法完全密封,高壓力下的懸浮液會從間隙滲出,形成 “跑料”,表現為濾板邊緣有泥漿狀物料滴漏或流淌。
2. 過濾介質的 “破損滲透”
指懸浮液中的固體顆粒穿透破損的濾布,隨濾液一起從出液口排出,導致濾液渾濁(正常濾液應澄清),本質是 “過濾精度失效” 的滲透。
正常狀態:濾布作為過濾介質,其孔隙僅允許液體(濾液)通過,固體顆粒被截留在濾布表面,形成濾餅。
滲透狀態:若濾布因磨損、撕裂、安裝錯位(如濾布未完全覆蓋濾板進料孔),或濾布選型錯誤(孔隙過大),固體顆粒會穿透濾布進入濾液,導致濾液含固量超標,屬于 “隱性滲透”(無明顯外漏,但濾液質量不達標)。
二“滲透” 與 “正常過濾” 的關鍵區別
很多人會將 “正常濾液穿過濾布” 與 “異常滲透” 混淆,二者的核心差異如下表所示:
:
對比維度 | 正常過濾(濾液通過) | 異常滲透(物料泄漏) |
---|---|---|
發生位置 | 濾室內的濾布孔隙 | 濾板密封面(間隙)或破損濾布 |
物料形態 | 澄清的液體(濾液) | 渾濁懸浮液、泥漿(濾板間隙滲透)或含固體顆粒的濾液(濾布破損滲透) |
流向 | 沿濾板溝槽流向指定出液口 | 從濾板邊緣外漏,或從出液口排出渾濁液體 |
對設備性能的影響 | 正常工藝過程,符合設計要求 | 破壞 “無滲漏” 特性,污染環境、降低固液分離效率、浪費物料 |
三、導致 “滲透” 的常見原因
無滲漏廂式壓濾機出現滲透,本質是 “密封系統” 或 “過濾系統” 失效,具體原因包括:
密封系統問題:
密封膠條老化、龜裂、脫落(長期使用或接觸腐蝕性物料導致);
濾板變形、表面磨損(如濾板長期受高壓沖擊,或搬運時碰撞);
液壓壓緊力不足(液壓站壓力值低于工藝要求,或液壓缸漏油)。
過濾介質問題:
濾布磨損、撕裂(過濾過程中濾餅過硬或有尖銳雜質劃傷);
濾布安裝不當(未對齊濾板孔,或未拉緊導致局部褶皺);
濾布選型錯誤(孔隙率大于物料固體顆粒粒徑)。
操作與維護問題:
進料壓力突然過高(超過濾板承受較限,導致濾板間隙增大);
未定期清理濾板表面殘留的濾渣(殘留濾渣會阻礙濾板緊密貼合)。
四、如何解決和預防 “滲透”
無滲漏廂式壓濾機的核心設計目標就是抑制滲透,實際使用中可通過以下措施預防和處理:
針對密封滲透:
定期檢查密封膠條,發現老化、破損及時更換;
檢查濾板表面,若有劃痕、變形,及時修復或更換濾板;
確保液壓壓緊系統壓力達標(根據物料黏度調整,通常不低于 0.8-1.2MPa),定期維護液壓站(更換液壓油、清理濾芯)。
針對濾布破損滲透:
定期檢查濾布,發現磨損、撕裂立即更換,選擇與物料顆粒粒徑匹配的濾布(如洗沙行業常用 100-200 目濾布);
安裝濾布時確保平整、無褶皺,完全覆蓋濾板進料孔和濾室區域;
規范操作:
進料時緩慢升壓,避免壓力驟升沖擊濾板和濾布;
每次卸餅后,清理濾板表面和濾布殘留的濾渣,避免殘留物料影響密封。
總之,無滲漏廂式壓濾機的 “滲透” 是偏離設計初衷的異常泄漏現象,核心危害是污染環境、降低固液分離效率、浪費物料,其本質是密封系統或過濾介質的失效,需通過合理選型、規范操作和定期維護來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