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廂式壓濾機無法形成濾餅,通常與物料特性、設(shè)備狀態(tài)或操作流程相關(guān),需從以下幾方面排查原因并針對性解決:
一、物料特性問題
物料濃度過低
若進料漿液中固體顆粒含量太少(通常要求固含量≥5%,視物料性質(zhì)調(diào)整),液體占比過高,過濾時固體顆粒難以在濾布表面聚集,無法形成濾餅。
解決方法:通過濃縮設(shè)備(如沉淀池、濃密機)提高物料固含量;或在進料前添加絮凝劑(如聚丙烯酰胺),促使細小顆粒凝聚,增加固體集中度。
物料顆粒過細或膠體含量高
顆粒直徑遠小于濾布孔徑(如超細粉體、膠體類物料),會隨濾液直接流失;或顆粒具有黏性,堵塞濾布孔隙后阻礙后續(xù)過濾,導致濾餅無法累積。
解決方法:更換孔徑更小的濾布(如單絲濾布、復絲濾布);或預處理物料(如調(diào)節(jié) pH 值、加熱破膠)降低黏性;必要時添加助濾劑(如硅藻土、活性炭)形成 “預涂層”,幫助截留細顆粒。
二、設(shè)備結(jié)構(gòu)與狀態(tài)問題
濾布選型不當或損壞
濾布孔徑過大:固體顆粒直接透過,無法截留;
濾布破損 / 接縫漏液:物料從破損處流失,濾室無法形成有效壓力;
濾布堵塞:長期使用后濾布孔隙被細顆粒堵塞,濾液無法排出,濾餅因 “憋壓” 停止形成。
解決方法:根據(jù)物料顆粒大小選擇匹配孔徑的濾布(如 80-200 目,精細過濾需更高目數(shù));檢查濾布完整性,更換破損濾布;定期清洗濾布(高壓水沖洗、化學清洗)恢復透水性。
濾板密封不良或損壞
濾板邊緣密封面磨損、變形,或濾板間有異物(如雜質(zhì)、老化密封墊),導致進料時漿液從縫隙泄漏,濾室內(nèi)無法建立有效壓力,固體顆粒隨漏液流失。
解決方法:停機檢查濾板密封面,打磨修復輕微磨損;更換老化密封墊;清理濾板間異物;確保濾板對齊,避免錯位導致的密封失效。
液壓系統(tǒng)壓力不足
壓緊壓力不夠(通常需達到 15-25MPa),濾板無法嚴密閉合,濾室壓力不足,物料無法被有效擠壓,液體難以分離,濾餅松散或無法形成。
解決方法:檢查液壓系統(tǒng)(油泵、油缸、管路),排除漏油、壓力閥故障;調(diào)整壓緊壓力至設(shè)備規(guī)定范圍(參考說明書),確保濾室密封嚴密。
三、操作流程問題
進料壓力 / 流量不當
進料壓力過低:無法推動物料在濾室中累積,濾餅形成緩慢或無法形成;
進料流量過大:短時間內(nèi)大量漿液沖擊濾布,導致細顆粒穿透濾布,同時可能因 “瞬時憋壓” 損壞濾板。
解決方法:通過進料泵變頻調(diào)節(jié),控制進料壓力(通常 0.6-1.2MPa,視物料調(diào)整)和流量,保持穩(wěn)定進料;初期可低速進料,待濾布表面形成薄層濾餅(“預濾層”)后再逐步提高壓力。
進料時間不足或中斷
進料未充滿濾室就停止,或進料過程中因泵故障、管路堵塞中斷,導致濾餅未達到成型厚度。
解決方法:檢查進料泵和管路,確保通暢;根據(jù)濾室容積和物料濃度,計算合理進料時間,確保濾室被濾餅填滿(觀察出液口濾液變清或壓力明顯上升時,可判斷濾餅已形成)。
未及時清理殘留濾餅
上一周期卸料后,濾板表面或濾布上殘留的濾餅未清理干凈,導致濾室有效容積減小,新進料時無法形成完整濾餅。
解決方法:卸料后用高壓水沖洗濾板和濾布,確保無殘留;定期檢查濾布是否 “板結(jié)”,必要時更換濾布。
四、其他特殊情況
物料溫度過高:高溫導致濾布老化、濾板變形,影響密封和過濾效率(尤其聚丙烯濾板耐溫通常≤60℃)。需冷卻物料至允許溫度范圍。
濾液排出通道堵塞:濾板出液口、管路被雜質(zhì)堵塞,濾液無法排出,濾室壓力無法建立,濾餅無法形成。需疏通出液通道,定期清理管路。
通過以上排查,可逐步定位 “無法形成濾餅” 的具體原因。核心原則是:確保物料具備成餅條件(濃度、顆粒特性)、設(shè)備密封與壓力正常、操作參數(shù)匹配物料特性。